学科简介
1.1952-1958:隶属于生化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万昕。
其间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和胶体化学,分别由张仲舒、程德胜和杨日伦三位老师主讲。
1950年东南医学院从上海迁至安徽怀远县,改名安徽医学院,后来又迁至蚌埠。英国正版3651954年迁至合肥。根据吴连卿同志回忆(吴连卿同志,安徽宿州人,于1955年9月10日进入安徽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化学组工作):当时的生化教研室主任是万昕同志。万昕同志是从东南医学院即上海过来的老教职人员(后来任安徽医学院图书馆馆长)。
2.1958-1966:化学教研室成立
教研室主任:张仲舒、杨同伦。
1958年学校扩招,化学从生化剥离开来,独立为化学教研室。开始只有两间平房的小教室,作为化学教研室的两个实验室,教师并没有办公用房,都在实验室工作。1959年搬到现在的合肥梅山路英国正版365本部西楼二楼。当年教研室人很少,大约12-13人,但开设的化学课程不少,有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第一任化学教研室主任由负责无机化学教学的张仲舒同志担任,物理化学的教学由杨同伦和徐雁负责,后者主要负责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杨同伦同志也是化学教研室第二任主任;有机化学教学由金闻博和余哲秋担任,后者主要负责植物化学教学。当时化学教研室教学和实验室不分离,所有的实验由教职人员一起准备。
1958年开始,教研室有不少同志,如柳传珍、吴连卿等,陆续被指派到各县做血防工作,一呆就是1年半,工作是很辛苦的,为本省的血防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1966-1976:附属于中医系
教研室主任:陈德胜。
其间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和胶体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
化学教研室第三任主任是陈德胜同志。1973年植物化学从有机化学教学中分离开来,1976年改为卫生化学,转入我校卫生系,由程润新同志负责教学。
1975年,安徽中医学院独立出去,化学教研室也分出去一半资产和师资,当时的分家原则是绝对平均。分家后的化学教研室只有7个人,分别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张仲舒、杨同仁、徐雁、余哲秋和金闻博,技术室有一个技术员吴连卿,另外还有一名工人。所承担化学教学任务,开始是学生200人左右,分班每班20-25人,后来又扩招至500人。教学任务繁重,在当时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研室在科研工作也积极主动开展中,科研项目有“中药六十四方研究”、“从中药中提取小檗碱”、“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香烟中尼古丁含量测定”等。
4.1976-2000:化学教研室归属安徽医学院基础部
教研室主任:金闻博、朱贞石、胡瑞芳。
开设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和相应实验课程。
在1976年到1980年间,教研室陆续进来一批新人,分别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胡瑞芳,清华大学的陈敏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李鲁玲,还有从外地调来的朱贞石和曹梦华同志。文革结束后恢复招生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化学教研室又陆续进了顾志红、王志平、吴成义、解永岩、技术室的赵于文、姚春艳。
1984到1986年是化学教研室发展和提升很明显的一个阶段,时任教研室主任金闻博做了大量协调联络互动工作。在1984年和1985年分别组织召开由安徽医学院化学教研室主办的全国性医学院校医用化学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著名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学专家学者齐聚合肥的梅山饭店,开会讨论医学院校化学的改革方向和主编医用化学。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会的召开,和全国同行也开始了密切交流。
1986年,金闻博主编了《医学基础化学》(南京工学院出版社)在全国医学化学教材编辑中有了一席之地,安徽医学院化学教研室知名度有了极大提高。
5.2000-至今,隶属于英国上市公司365
教研室主任:顾志红、韦文美、解永岩、王欣、赵婷婷
开设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医用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相应实验课程。并且为留学生开设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理论及实验的英语教学课程。
2019年在基础医学一级硕士点下新增设“医学化学”二级硕士学位点,2024年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
近年来本学科大力进行人才引进工作,新加入数名博士,大大提升了教研室的科研及教学力量。多位老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等一批教学科研项目和一批SCI论文,学科得到了较大发展。
人员结构
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教辅4人,硕士生导师9人。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9人。
教育教学
现开设课程有:《基础化学》、《有机化学》(临床)、《有机化学》(药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医用化学》、《Basic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等。
本教研室承担学校的多层次、多专业的教学工作,大多数专业包括留学生都要上化学课,年均总学时约7300多课时。
2019年获得“医学化学”二级硕士点,2021年开始招收医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来,目前学科已培养硕士20余人,其中9人获得学位。同时承担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7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省级大创7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奖项6项。主编实验教材及习题集6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医用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习题集》、《基础化学与无机化学学习指导》、《医用基础化学习题集和医用有机化学习题集》),参编国家级教材1部《基础化学》。
科学研究
化学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研究。在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近五年发表SCI文章收录30余篇,其中单篇影响因子>10的SCI收录论文5篇。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51-65161138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英国上市公司365七楼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