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失败

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日期: 2025-09-16

  学科简介

  病原生物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病原生物学科199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2000-2008年病原生物学科是“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会”的挂靠单位,自1999年起也是“省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的挂靠单位。2001年,病原生物学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获得省科技厅和学校配套的资助建设,并为博士点申报创造条件;2004年,《病原生物学》先后成为省级重点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2005年起,与遗传性皮肤病、分子医学实验室一起,作为“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立项建设, 2006年,学校以病原生物学学科为依托,成立“英国正版365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在此基础上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了“安徽省人兽共患病实验室”;2008年,由省科技厅立项建设,成为“安徽病原生物学省级实验室”。2023年重组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人员结构

  目前教研室的教师总人数为11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实验室管理人员1人。教授2名,副教授8名,讲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0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0名。省教育厅“百人计划”1名。

  教育教学

  本教研室一直承担本科、研究生及留学生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主要课程包括本科生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础医学前沿技术》《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细胞生物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和《细胞生物学实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基因表达调控新技术及应用》;留学生课程《Parasitology》。累计教学总学时约2500学时。此外,近五年期间共培养硕士生38名,博士生3名,毕业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三甲医院检验科、省市疾控中心、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相关工作,就业率达到100%。主编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各1部,参编规划教材6部。

  科学研究

  我校病原生物学学科(人体寄生虫学)自2010年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寄生虫学研究项目总数达23项,居于全国前列。现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课题6项。在学校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于本实验室的研究,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果丰硕:近五年,先后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Hepatology,PNAS,Journal of Infection ,Cell MolImmunol,Br J Pharmacol等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在此基础上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

  社会服务

  专业服务方面:教研室一直协助临床和疾控工作人员对全省的寄生虫病进行会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科学普及方面:教研室教师同样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教育活动,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向社会各界传播科学知识。例如,杜忆南老师参与了“百名博士进校园”项目,在中学校园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小谈基因编辑》讲座;而张超老师则携手邓胜群老师,同雏鹰行动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合作举办了题为《显微镜下的世界》的科普课程,旨在向中小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在2021至2023年连续三个暑期,邓胜群老师带领来自各学院的学生组成了防蚊灭蚊知识宣讲团,深入合肥的社区、公园及风景区开展科普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团队不仅普及了科学有效的防蚊灭蚊小技巧,还增强了公众对预防蚊媒传播疾病的认识,减少了蚊虫滋生带来的不便,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相关活动也受到了包括安徽新闻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dengshengqun@163.com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英国上市公司365六楼


学院官方微信

联系方式

邮编:230032

电话:0551-65161126

邮箱:aydjcyxy@ahmu.edu.cn

网址:jc.ahmu.edu.cn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69号

Copyright © 365英国上市公司(MACAU·认证集团)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050035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