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简介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知名组织胚胎学家、二级教授郁康华为第一任教研室主任。郁康华教授为留美硕士,主要从事胚胎的发育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郎一争、杨林台、吴瑞炜、贾友苏、陈晓蓉和吕正梅等教授先后担任过本教研室主任。同期任职的教授有王文正、徐传良、金自芳和贾雪梅等,高级技师有殷福琴,王惠珠、齐威琴、孔德连等。此外,曾任教过本教研室的教授还有王凤振、齐易祥、刁梅香、宗琴珍、叶明高、方圣云和李洪等。
本教研室除承担各专业层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工作外,同时承担基础医学系统整合课程、人体发育学、基础医学概论、形态学综合实验及MBBS留学生相应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2002年本学科被评为英国正版365校级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21年获评首批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目前,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安徽省解剖学会挂靠学科。近20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种荣誉称号与奖励。
人员结构
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博士15人,硕士1人。教授6人,副教授(含校聘)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
教育教学
学科团队通过持续建设,不断创新改进,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出一批高水平师资。课程先后获中华医学会医学示范课程 2 项、省级慕课课程 2 项、省级示范课程、省级混合式一流课程和校课程思政课程,以及第三批国家一流课程推荐。近5年团队获省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省线上优秀课堂;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全国及省级教学竞赛奖10余项。2023年,建成本省首批、本校首个AI赋能医学智慧课程,开创医学智慧化教学先河,为数智化教学创新树立典范。主编教材3部,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编全国规划教材6部,协编教材5部,其中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
科学研究
本教研室目前有两个研究方向,即生殖与发育(包括生殖发育毒理学和生殖生物学)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教研室承担各层次科研课题50余项,包括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至2024年),其中近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2项,科研经费共计500余万元,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批专利2项。教研室教师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安徽省自然科技奖一等奖2项,此外还获安徽省自然科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省级科技奖10余项。研究生培养方面: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4人,研究生获科研项目6项。近3年,获国家奖学金4人次、校内学业一等奖学金10余人次,获安徽省大学生食品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英国上市公司365五楼
学院官方微信